健康之路> 观点 > 美食

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调查

[2021年07月28日 05:05] 来源: 今日健康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26名护士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为了预防利器的损伤提供预防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枣庄市中区人民医院手术室26名护士进行利器损伤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均在担任器械护士时被刺伤,利器种类有注射针头、缝针、安瓿、尖头器械(布巾钳、)利器伤大多发生在手术配合中,年轻护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26名护士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为了预防利器的损伤提供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枣庄市中区人民医院手术室26名护士进行利器损伤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均在担任器械护士时被刺伤,利器种类有注射针头、缝针、安瓿、尖头器械(布巾钳、)利器伤大多发生在手术配合中,年轻护士发生利器伤比例较高,66%的护士损伤后用消毒液消毒伤口,27%的护士损伤后消毒并包扎伤口,有个别护士在抢救中被刺伤没有做出相应措施。结论 手术室护士发生利器伤的职业危害较大,用加强重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利器伤发生。

【关键词】 利器损伤 护士 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曾在本院手术室工作及现任手术室护士26名,工作年限1~30年,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级5名,护师级6名,护士13名,工作经验不足3年3名,工作3~9年18名,工作超过10年5名。学历由中专到本科。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利器损伤的原因、次数、损伤的环节、程度,是否是被污染的利器损伤,损伤后如何处理,是否进行血液检测等问题。通过对26名手术室护士的问卷调查,了解实施防护措施前后发生利器损伤的状况。共发问卷26份,收回26份,有效26份,有效率达100%。

1.3 统计

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利器损伤的相关因素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缺乏防利器损伤的规范程序的人员占17%,岗前培训缺少有关利器损伤的内容占63%,未受过培训的占3%,工作不熟练,工作时紧张,操作不规范占10%,利器用后处理不当占7%。

3 利器损伤结果分析

3.1 利器损伤的种类 损伤的种类与针刺伤最为多见,占60%,尤其是手术缝合针的刺伤,其中安瓿割伤占30℅,其他利器损伤占10%。

3.2 工作年限与利器损伤次数的关系 工作<5年的护士占总人数的50%,损伤次数占总数的40%,工作>6年的护士占人数的22%,工作>10年的护士占人数的10%。

4 讨论

4.1 损伤的原因

临床上手术室中因工作节奏快,特别是在术中配合紧张,精神压力大,长期与各种利器打交道,稍一疏忽便有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废弃物等锐器损伤的可能性。利器处理不规范、器械老化、少数人自我防护意识差麻痹大意或违规操作,均有发生利器伤的可能。我科护士锐器伤依次为缝针伤、安瓿伤、刀片伤、剪刀伤、器械伤、电刀伤。实习生、轮转护士、低年资护士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年资护士。尤其在一些难度较大,急需抢救的手术中,护士在术中的配合就显得更加紧张和繁忙,而导致在传递手术刀,剪刀以及缝针等利器时很容易被刺伤。除此以外,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各医疗机构在标准预防规范及其执行方面各有不同,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标准预防知识的认识以及防护意识也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利器伤危害的认识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应用标准预防模式来保护护士的职业安全,将可能的危害降至最低点,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1]。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利器伤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4.2 做好岗前培训

应严格带教,做好专业培训工作。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工作年限与刺伤存在一定的关系。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年限较长者多为巡回护士,年限短者多为器械护士,器械护士被刺伤的次数较多,原因为手术室的缝针刺伤、刀割伤、巾钳刺伤等多发生于手术台上。由于岗前培训薄弱未实施职业安全教育,防范意识不强,且年轻护士经验不足手术中的忙乱最易发生利器损伤。本院要求高年资护士认真传教工作经验,年轻护士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练各手术步骤及解剖知识,了解并预见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掌握其处理措施,做到忙而不乱,心中有数,避免利器损伤的发生。

4.3 防范措施

正确传递器械,避免手术针尖、刀锋朝向手术医生或护士最好采取碗盘传递,上下刀片适用持针器,禁用手直接操作。使用规范的锐器盒,并规范放置锐器,锐器盒满时禁止使用。尽量使用无损伤产品。所有工作人员均有爱护他人意识,手术后的缝针、刀片、克式针、针头应小心放入锐器盒,禁止手持刀、针头随意走动。

4.4 发生刺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损伤后正确的伤口处理和补救措施可大大减少污染利器损伤后的疾病感染。多数人在污染利器损伤后没有意识到可能的严重后果,处理伤口的方法也不合适,更没有进步一步寻求更多的帮助。利器损伤后处理:首先要处理伤口,尽量把伤口的血往外挤,用流动水冲洗伤口,擦干后消毒伤口;在查看病人的病历,看病人是否患有血源性传染病,如结核、疱疹、疟疾、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必要时,被刺伤人员可抽血检查,并根据可能被传染的疾病注射相应的抗体和药物,最好能建立追踪档案,以便及时进行相应处理。除了加强以上的防范措施外,在术中护理病人时,还要注意观察,尤其是检查结果不全的病人,更要提高警惕,应免暴露于病人的体液、血液,更要避免利器损伤,必要时戴双层手套上手术台。据报道,戴双层手套可减少利器刺伤时进入体内的血液量[2]。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都在接触缝针、刀剪等锐利器械及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使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当执行护理时,若不注意加强自身防护,会造成职业性损伤给自身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

5 小结

利器损伤的防护问题值得关注,尤其是艾滋病存在我国进入快速增长的今天,艾滋病人正以几何倍数增加3,应对利器损伤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利器损伤的发生,控制血源性疾病的职业感染。最好能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测和追踪系统,以便发生利器损伤时,医护人员能得到必要帮助。

参考文献

[1]倪传英,张敏.手术室职业性损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

[2]曲秀兰,陈平.手术室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6,12(9)

[3]王晓 张世清 手术人员对职业性感染人类HIV的预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作者简介:连琦 性别:女 出生:1982年09月24日 籍贯:山东枣庄 职称:护师 学历:专科

查看更多: 调查 利器 损伤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