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 资讯

舌尖上的张爱玲:吃是一种生活艺术

[2020年11月16日 15:29] 来源: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舌尖上的张爱玲:吃是一种生活艺术-舌尖上的张爱玲吃是一种生活艺术张凤梅对于吃,张爱玲甚为考究,小说里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笔地讲述咖啡馆、西餐馆、中菜馆,散文里也专有一篇《谈吃与画饼充饥》。除此之外,张爱玲还会写食谱、做菜,拿手菜就有锅巴虾仁。小说《色戒》中,便提到了来喜饭店、九如饭店、凯司令咖啡馆……

舌尖上的张爱玲:吃是一种生活艺术-舌尖上的张爱玲 吃是一种生活艺术

张凤梅

对于吃,张爱玲甚为考究,小说里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笔地讲述咖啡馆、西餐馆、中菜馆,散文里也专有一篇《谈吃与画饼充饥》。除此之外,张爱玲还会写食谱、做菜,拿手菜就有锅巴虾仁。小说《色戒》中,便提到了来喜饭店、九如饭店、凯司令咖啡馆……李安的一部电影《色戒》,倒也硬生出一门舌尖上的“张氏美学”来。

台湾“张爱玲宴”独具匠心

导演李安拍《色戒》,台湾某餐厅就适时推出“张爱玲宴”,为张迷们设计出一道道属于张爱玲的上海风味餐,从“倾城之恋”、“色戒”、“不了情”,到“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桂花蒸”、“茉莉香片”等丰盛佳肴共计10道,每桌10人份,售价约合人民币3200元/席。

“倾城之恋”:生菜叶+臭豆腐

生菜叶与臭豆腐,前者好比是从英国留学回港的贵公子范柳原,后者则似旧时代离婚后的少妇白流苏,两种食材毫无交集,如同那原本不相干的两人,但是,臭豆腐渣一旦被裹上生菜叶,腐旧的味道就被冲淡了,甚至两者慢慢融合起来,好比是范柳原救赎了白流苏。

“红玫瑰与白玫瑰”:面饼+火腿

白玫瑰,如净白的面饼,寡淡无味;红玫瑰,似蜜酿的火腿,浓烈腻味。两者互融,各显其味,口感俱佳,达到平衡,最好不过。只是,这爱情不比食物,红玫瑰和白玫瑰终究难以1:1。

“色戒”:柠檬+芦荟

甜点通常是最后一道,是压轴,以柠檬芦荟的组合来饰演王佳芝和老易颇有意味。柠檬似佳芝酸涩又清新;芦荟也许过于滑嫩,入口稍不留心,便可能噎着,好比是面善心恶的老易。

上海南京西路寻老味道

“张爱玲宴”自是吃不到了,有兴致的张迷,或许可借此在家中小试手艺,自己张罗一席“张宴”来。而小说《色戒》文末提及的来喜饭店、九如饭店,如今也已经遍寻不着。走在南京西路上,沿着张爱玲的足迹前行,“有胃口”者倒是可以前去与张爱玲有关的餐馆,品食此种“张爱玲宴”。

梅龙镇酒家:怀旧模样+传统菜式

淳子说:“上海本帮菜菜系形成、成熟是在1930年代左右。之前(1920年代)都只是大排档,待到1930年代才演变成弄堂里的饭店,如梅龙镇酒家。张爱玲在写《色戒》的时候,住在梅龙镇酒家所处的重华新村,因此,照理她也应光顾过梅龙镇酒家,然而在国外,张爱玲想念起上海诸多的食品,不见提起梅龙镇,大约是不对胃口。

如今梅龙镇酒家还是在老地方,干烧明虾、富贵鱼镶面等仍是招牌名菜。比起其他老饭店,梅龙镇酒家的服务算是数一数二的好。餐馆里,总能见到西方人的面孔,他们应该也是想来寻遍老上海味道。

凯司令西餐馆:新派模样+传统菜式

凯司令咖啡馆在《色戒》等张爱玲作品中也曾屡被“提点”,但现在这家临近石门路口的凯司令,搬了家,还换了装,已是容光焕发。“凯司令”的拳头产品之一是栗子蛋糕,入口香滑,甜而不腻,回味无穷,就着香浓的清咖、红茶,不免让人感觉缠绵。只是不知这凯司令的栗子蛋糕,有没有起士林的好吃。

同昌咖啡馆:怀旧模样+新兴菜式

这家潜伏于南京西路地下的同昌咖啡馆,要说年代兴许不比梅龙镇、凯司令,如今的模样却是当年张爱玲笔下餐馆的翻版。顺着晦暗的楼道,缓步而下,仿佛与世隔绝,任凭外面的阳光如何奋力前进,终是探不到底,只得借灯光寻路。咖啡馆像是由防空洞改建而成,略有湿气,发出淡淡的霉味,恰是这气息更像与张爱玲有关。老式的玻璃罩壁灯,散出昏黄的灯光,照在圆拱形的墙上,光晕一圈一圈,若说似虹,更像是辟出一条时空隧道。虽有怀旧气味氤氲,菜式是有点新派的,多是现代人常吃的那些盖浇饭,据说这里的面条比较出名,想必是为了方便周围白领用餐,还提供外卖,但若单叫这里的外卖,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查看更多: 运动 李安 讲述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