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 资讯

新型敷料在骨科病人外伤性伤口中的应用

[2021年04月28日 03:54] 来源: 今日健康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摘要】目的观察新型敷料在骨科病人外伤性伤口中的疗效。方法对18例骨科患者运用现代伤口护理的理念,改变单一的更换纱布的换药方法,将新型敷料应用于伤口换药中。结果18例患者伤口三个月内全部愈合结论新型敷料在骨科病人外伤性伤口中的应用其效果显著。【关键词】伤口护理湿性愈合新型敷料Theneotypedressingappliedino

【摘 要】 目的 观察新型敷料在骨科病人外伤性伤口中的疗效。 方法 对18例骨科患者运用现代伤口护理的理念,改变单一的更换纱布的换药方法,将新型敷料应用于伤口换药中。 结果 18例患者伤口三个月内全部愈合 结论 新型敷料在骨科病人外伤性伤口中的应用其效果显著。

【关键词】 伤口护理 湿性愈合 新型敷料

The neotype dressing applied in orthopedic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wounds

Tu Chun-xiang

Department of wound care clinic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 du,Yang zhou,225200,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Objectives:To observ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the neotype dressing in orthopedic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wounds. Methods: To use modern wound care concept in 18 orthopedic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wounds which use neotype dressing to replace a single method of dressing change of gauze.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healed within three months. Conclusion: The neotype dressings have remarkable efficacy on orthopedic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wounds.

【Keywords】 Wound Care; Moist healing; Neotype dressing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频繁的户外活动总会有或大或小的意外发生,这就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外伤伤口。自然伤口的处理就备受人们的关注。正确的伤口换药方法对伤口的最佳愈合至关重要。我院自2014年1月成立伤口护理门诊,至2015年5月以来,共接受骨科病人会诊18例。采用新型敷料进行换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骨科外伤性伤口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35-85岁。伤口类型:皮肤擦伤(伤口2周以内)5例,皮肤擦伤(伤口2周以上)8例,肉芽过度增长(伤口1个月以上)1例,骨折术后切口感染伴裂开(伤口1个月以上)4例,骨折术后钢板外露(伤口3个月以上)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由骨科医师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换药。

2 方法与转归

皮肤擦伤(伤口2周以内)患者,创面外观已结薄层黑痂,换药采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溃疡贴),隔2-3天换药,2周后愈合。

皮肤擦伤(伤口2周以上)患者,创面外观已结严重黑痂,黑痂处“井”字划痕,局部涂抹水凝胶敷料(康惠尔清创胶),外层覆盖拜尔坦泡沫敷料,隔1-2天换药,待创面100%红色组织时停用康惠尔清创胶,直接覆盖拜尔坦泡沫敷料,视创面渗液情况隔3-5天换药,1个月后愈合。

伤口肉芽过度增长患者,以无菌剪刀剪平肉芽组织,外层覆盖拜尔坦泡沫敷料,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天后去除弹力绷带,隔3-5天换药,2周后愈合。

术后切口感染伴裂开的患者,创面换药采用水凝胶敷料(康惠尔清创胶)+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外层覆盖拜尔坦泡沫敷料,视创面渗液情况隔2-3天換药,后期伤口内肉芽组织新鲜时停用水凝胶敷料,继续银离子澡酸盐抗菌敷料+拜尔坦泡沫敷料,隔5-7天换药,一个月后创面感染完全控制停用银离子澡酸盐抗菌敷料,直接使用拜尔坦泡沫敷料,隔7天换药,2个月后愈合。

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创面分泌物培养示:绿脓杆菌。换药采用水凝胶敷料(康惠尔清创胶)+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外层覆盖拜尔坦泡沫敷料,视创面渗液情况隔2-3天换药,后期伤口内肉芽组织新鲜并覆盖钢板时停用水凝胶敷料,继续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拜尔坦泡沫敷料,隔3-5天换药,2个月后伤口分泌物培养无细菌生长,停用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直接使用拜尔坦泡沫敷料,隔7天换药,3个月后愈合。

3 讨论

3.1 湿性愈合理论

1962年,伦敦大学的Winter博士首先用动物实验证实,伤口保持湿润的环境时,比干燥伤口的愈合要快一倍,这就是著名的“湿性愈合理论”[1]。临床上通常把伤口按愈合时间分为急性伤口与慢性伤口[2]。急性伤口是指2周内能自行愈合的伤口,大部分可以生理性愈合。而由于伤口局部感染、异物残留等因素导致伤口愈合过程受阻,愈合时间超过2周的伤口称为慢性伤口。此类伤口愈合多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结构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需要采取综合性治疗[3]。因此,对于外伤性伤口有条件时应及早干预,争取在2周内采用新型敷料促进其尽早愈合。如伤口超过2周也要根据伤口情况尽量采用新型敷料促其愈合,减少疤痕的形成,最佳地恢复患肢的功能。

3.2 观念的更新

随着造口伤口专科护士的不断增多,各级大医院都设立了伤口造口护理门诊,湿性愈合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应用[4],使得门诊病人的伤口得到了最佳的诊治。但住院病人的伤口还是由管床医师来进行换药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院的骨科医师还是采用纱布、绷带等来进行换药。在干性的环境中,不仅影响上皮细胞的爬行,还可能因换药时伤口与传统敷料粘连导致疼痛和新鲜肉芽组织损伤,不利于伤口的生理性愈合[5]。尤其对于慢性伤口患者,新型敷料的优势更加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全院加强湿性愈合理论的宣传,让更多的医护人员了解新型敷料的功能及如何正确地选用,提高全院伤口护理的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3 敷料的选择

新型敷料种类繁多,没有任何一种敷料适用于所有伤口,也没有一个伤口从头到尾就选择一种敷料[6]。所以在每次换药前,都要做好伤口的评估很重要。应根据伤口的大小、渗液情况、坏死组织、周围皮肤等及全身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敷料,以促进伤口的尽早愈合[7]。①肉芽组织新鲜,100%红色组织,渗液少的伤口,可用脂质水胶体或水胶体敷料。如水胶体油纱、透明贴、溃疡贴等。②肉芽水肿的伤口,可用高渗敷料。如美盐敷料(内含28%Nacl),没有美盐敷料的短期也可使用10% Nacl溶液浸湿纱布换药③创面黑痂覆盖、坏死组织较多、少到中量渗液的伤口,可用水凝胶敷料。如清创胶,外用透明薄膜或泡沫敷料覆盖。大量渗液的伤口禁忌使用清创胶。④急性感染、渗液多的伤口,可先用碘伏、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后用银离子敷料外加泡沫类敷料。现在新的观念认为所有的消毒液对上皮细胞的生长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毒性作用,除非创面有明确的感染或污染严重时才使用[8]。⑤慢性感染、创面有部分坏死组织的伤口,可用水凝胶敷料加银离子敷料,最后覆盖泡沫敷料。⑥伴有潜行或窦道的伤口:要做好充分的评估,如果伤口小而深,填塞的内层敷料不易取尽,则不宜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或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普通型)。因这两种敷料遇到渗液后会在伤口表面形成凝胶[9],不易全部取尽,造成异物残留影响伤口的愈合。可使用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含加强纤维的条状敷料)、美盐敷料、凡士林油纱条。

3.4 伤口护理展望

随着现代伤口护理的发展,更新型、功能更齐全的密闭性敷料逐渐成为创面敷料的主流[10]。但是在县级以下的医院,由于传统方法换药其价格便宜是一大优势,符合中低工薪阶层的需要,再加上医护人员在换药方面的旧理念,传统换药方法还占着主流[11]。因此,对于发展中地区来说,广大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应更新理念,逐渐引进新型敷料与传统换药方法相互并存,按需使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观念患者的需要,以最短的时间促进伤口的最佳愈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7-18.

[2]蒋琪霞.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2-15.

[3]蒋琪霞,周昕,彭青,等.红光和红外线辅助伤口治疗的照射时间与效果观察[J].医学研究生报,2011,24(4):381-385.

[4]盛三妹,金学勤,陆英.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87-88.

[5]周琴,胡大海,胡雪慧,等.换药中心在住院患者伤口会诊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3):224-226.

[6]姜美花.浅谈门诊换药室的换药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学杂志,2010,20(6):98.

[7]梁伟中,赵作钧,陈燕,等.创面床准备理论在难治性创面换藥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26):42-43.

[8]扈玉红,杜红莲.过氧化氢在临床护理上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5(30):196.

[9]肖凤鸣,罗艳丽.银离子敷料治疗下肢难愈性静脉溃疡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8):26-27.

[10]郭春兰,付向阳,田玉凤,等.慢性伤口的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0,25(16):40-42.

[11]胡大海,周琴,韩军涛.创口治疗技术平台的建设与运作[J].中华烧伤杂志,2011,27(4):250-252.

作者简介:屠春香、女、1975-02、主管护师、本科。

查看更多: 敷料 伤口 蛋白质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