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 资讯

喂药难?基孔肯雅热高发期,儿童退热栓剂一招破解!

[2025年08月05日 17:52] 来源: 网络 编辑:小编 点击量:2263
导读:近期,广东省气象局与疾控中心联合发出警示:受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全省蚊媒密度激增,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升高! 儿童因户外活动频繁、防护意识较弱,
 

近期,广东省气象局与疾控中心联合发出警示:受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全省蚊媒密度激增,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升高! 儿童因户外活动频繁、防护意识较弱,成为重点易感人群,感染风险不容忽视。

 

认识“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一词源于非洲坦桑尼亚南部的土语,意为“令人弯腰屈背”,生动描绘了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蜷缩的姿态。该病毒主要侵袭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引发强烈的炎症风暴,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温暖潮湿的夏季正是此类疾病传播的温床。

其核心传播模式为“人→蚊→人”。患者在发病初期(约1周内)血液中病毒载量最高,此时若被蚊子叮咬,极易形成新的传播链。

基孔肯雅热潜伏期通常为2~4天(范围1~12天)。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且可自愈,但部分患者,尤其是成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者,可能出现典型且较为严重的症状:

突发高热(常达39℃以上)

严重关节疼痛: 多呈游走性,剧烈,常累及手腕、手指、脚踝、膝盖等关节,可伴明显晨僵。肌肉痛、头痛也常见。

皮疹: 多在发热后2~5天出现,多为斑丘疹,可伴瘙痒。

其他症状:恶心、呕吐、乏力等。

感染后如何应对?卫健委明确用药方案

基孔肯雅热高发季,儿童因免疫系统尚未成熟,不仅感染风险更高,安全用药的选择也更为严格。 针对感染后反复高热这一棘手问题,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明确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解热镇痛。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白云山敬修堂对乙酰氨基酚栓正是针对儿童设计的理想剂型。 其独特的直肠给药方式,凭借快速起效、无胃肠刺激、操作便捷三大核心优势,正成为越来越多儿科专家和家长在应对儿童发热、疼痛时的安心之选。

 

 

直肠给药方便易用,减轻肝脏负担

对乙酰氨基酚栓通过直肠给药,药物经直肠下部黏膜快速吸收,直接进入体循环,迅速发挥退热镇痛作用。这种方式绕过了胃肠道,有效避免了口服药物可能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胃肠更友好。

临床研究显示,相比口服给药,直肠给药的对乙酰氨基酚吸收更高效:血药浓度峰值可达口服的3~10倍,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5~9倍。这意味着起效更快,药效更充分。

操作简便是栓剂的另一大优势。尤其对于抗拒吃药、喂药困难,或在夜间突发高热、呕吐不适的儿童,无需饮水、无惧呕吐的栓剂形式,能有效解决家长的燃眉之急,让孩子更快获得舒适。

 

基孔肯雅热疫情的警报仍在持续,儿童用药安全始终牵动人心。白云山敬修堂对乙酰氨基酚栓通过创新的直肠给药剂型,为儿童退热镇痛提供了一条避开“肠胃战场”的温和路径,以更体贴的方式守护孩子的健康与舒适。

当孩子在深夜因高热哭醒时,当小脸烧得通红却紧闭双唇抗拒苦药时,这款无需饮水、无惧呕吐的栓剂,无疑是万千家庭药箱中不可或缺的那份及时、安心的守护。

查看更多: 资讯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