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 资讯

老饕漫笔

[2020年10月25日 15:22] 来源: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老饕漫笔中国人食鸭有悠久的历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双鸡,饔人窃更以鹜。”鹜,就是家鸭。这里的“公膳”,并非指襄公的饮食。“公膳”是指卿大夫在朝廷办公时的工作餐,类似南北朝时的客食和唐代的堂餐。厨子偷偷将鸡换成鸭,对大夫膳食的规格降低了标准,于是大家很不满,不吃鸭肉,仅吃了一点肉汁。可见鸭

老饕漫笔

中国人食鸭有悠久的历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双鸡,饔人窃更以鹜。”鹜,就是家鸭。这里的“公膳”,并非指襄公的饮食。“公膳”是指卿大夫在朝廷办公时的工作餐,类似南北朝时的客食和唐代的堂餐。厨子偷偷将鸡换成鸭,对大夫膳食的规格降低了标准,于是大家很不满,不吃鸭肉,仅吃了一点肉汁。可见鸭在席面上的地位不如鸡高贵。

古时北方吃鸭的机会不如南方多,制作方法也简单些。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在饮食方面记叙甚多,荤食中除了羊肉和鱼类菜肴之外,就是鸡和鹅了,比鸭要多得多。但在《梦粱录》和《武林旧事》中,鸭的菜肴就多了起来,可见临安与汴梁在饮食上的差异。仅以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张俊第的膳食安排为例,就有脯鸭、鸭签、莲花鸭签和野鸭数种,说明鸭菜也是上得席面的佳肴了。

北京烤鸭闻名海内外,但它的历史却并不长,便宜坊和全聚德都是创办于清末,两者所不同的是一为焖炉烤鸭,一为挂炉烤鸭。“烤”是后来的名称,可以说与烤肉宛和烤肉季一样, “烤”字都是应运而生,烤肉应为炙肉,而烤鸭则为烧鸭了。《说文》无“烤”字,这是后来的演化,就像今天粤菜中的“焗”字,慢慢地也就约定俗成了。烧鸭本是清代的宫廷菜,是后来才传入民间的。清末同治年间,河北冀县人杨全仁先是买下一家干鲜果铺子,又聘请了在宫里做过烧鸭子的厨子,经营起烧鸭来。由于原来的干鲜果店与果园有联系,杨全仁就想出了用果枝为燃料来烧鸭子的办法,果枝点燃后气味芬芳,烧出的鸭子有果木香,于是名声大噪。便宜坊在前门外鲜鱼口内,是经营山东菜的馆子,虽然技法与全聚德有别,但烧鸭的效果及吃法与全聚德差不多。今天看到的烧鸭吃法大多是用荷叶饼抹上甜面酱,再夹上片好的鸭片与羊角葱同吃。其实早先也用特别的两层皮的芝麻烧饼夹着吃,除了甜面酱外,还有蒜泥、白糖和黄瓜条。用黄瓜条多在冬季,那时没有今天的蔬菜大棚和地膜种植方法,黄瓜都是洞子货,说是一两银子一条太夸张,但也确实价钱不菲。冬日里黄瓜条的清香不但可以解腻,也显得名贵异常。

旧时吃烧鸭子前,店中伙计总要拎着一两只鸭子到顾客面前,附带一支尖头的银扦子,先让顾客看看鸭子的新鲜程度,再把银扦子交到顾客手中,让顾客用银扦子扎扎鸭肚子,看看鸭子的肥瘦,不论你是雅座儿的客人还是散客,一视同仁,这套仪式总是有的。

梅兰芳先生曾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记述了在前门外演出后,用烧鸭丝儿烩饼做夜宵的事。这种烩饼在五十年代仍有售卖,饼是用荷叶饼切成细丝儿,并不真的下锅烩,而是放在笊篱上用滚开的鸭汤浞,浞软、浞透后放在碗中,再兑入鸭汤少许,饼上放些烧鸭子切成的细丝,一碗烧鸭丝儿烩饼就完成了。这种烩饼吃起来汤浓,饼筋道,鸭丝儿分明,显得十分清爽。

鸭子的吃法很多,绍兴、杭州一带擅做八宝鸭,是将湖鸭洗净开,在鸭肚子里放入糯米和切成细丁的火腿、香菇、开洋以及莲子、笋丁、芡实、白果等,最后用线将鸭皮缝好,放入砂锅中,加绍酒、少许酱油炖到烂熟为度。近读民国初年绍兴冲斋居士的《越乡中馈录》,提到八宝鸭子宜用金银蹄同炖,所谓金银蹄者,即是鲜猪蹄筋和火腿蹄筋,老鸭需用二蹄,嫩鸭则只需用火腿蹄髈即可。书中还提到笋丁绝不能以茭白丁代替。我家做八宝鸭是选用三斤多重的湖鸭,不可过大,也不能过小,绝不能用北京鸭或填鸭替代。八宝鸭也称糯米鸭,做成后是馅香肉烂,鸭肚的内容物尤为受欢迎。

谭家菜中有一道出名的柴把鸭子,确是美味。制作方法是先将鸭子蒸熟,去骨留肉,切成五分宽、三寸长的长方条,再用温水将宁波苔菜泡软洗净,将火腿、冬笋、冬菇也切成同样大小的长条,最后取主料鸭条与辅料火腿、冬笋、冬菇各一条用苔菜捆好,码放在深盘中上锅蒸,蒸后滗去汤,淋上鸡油勾好的明芡即成。这道菜形如柴捆,因此名为柴把鸭子。由于工艺复杂,现在已经很难吃到了。

香酥鸭是一道很普通的馆子菜,制作简单,方法是先将湖鸭开膛洗净,在作料中稍喂一下,然后在油锅中炸成金黄色,食用时先切成块,再拼成整鸭状上桌。工艺虽简单,关键在炸的功夫和油的热度,掌握不好,就很难达到既香且酥的效果。过去我家家厨擅做一种锅烧鸭,是先将鸭子抹上作料上笼蒸透,使鸭子的油脂外溢,蒸后滗去汤和鸭油,晾凉后用干布尽量吸去鸭子身上的水分,再下油锅炸成金黄色,剁成块状后组合成整鸭形状装盘,吃时蘸着花椒盐。这种锅烧鸭外焦里嫩,肉质较香酥鸭细腻,吃起来糯软鲜香,鸭肉绝不会有发干发柴的口感。

北京旧时把荤菜熟食称之为“盒子菜”,据说这个名词的来源是与贡院科场有关的,科举制度废止之前,各地考生云集北京应试,入场前要准备好两三日的饮食,除主食之外,要预备一些现成的熟食佐餐。这些菜肴是装在考生各自的提盒之中拿进考场的,不外是些熏鱼、酱肉、小肚之类。后来鸡、鸭类也入“盒子菜”,如熏鸡、酱鸭之属。东四牌楼西、猪市大街东口路北的普云楼做酱鸭出名,鸭呈黄褐色,光泽鲜亮,皮软肉嫩,咸淡相宜,每日现做现卖,绝不卖隔日的酱鸭。如果买半只酱鸭,伙计会利利落落地为你剁开,再拼成半只的原形,用干净荷叶一包,外面系上马莲草。如果买的品种多,伙计会将各种荷叶包儿放入一个蒲包儿之中,上面覆上普云楼的红签。

查看更多: 全聚德 烧鸭 文章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