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 资讯

百汇瑞鹰静脉专科专家朱筱吟医生:下肢疼痛的病因分析(推荐收藏)

[2025年07月14日 11:16] 来源: 网络 编辑:小编 点击量:2915
导读:下肢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美国静脉病论坛(AVF)2017年的数据表明,人群中有25%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这个数字可不低,相当于四分之一的人在静脉曲

下肢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美国静脉病论坛(AVF)2017年的数据表明,人群中有25%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这个数字可不低,相当于四分之一的人在静脉曲张的不同阶段! 为了提供更全面和专业的分析,本文将探讨下肢疼痛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下肢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引起下肢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疾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影响下肢血液供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患病率超过10%,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是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

典型症状

  • 间歇性跛行: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小腿或大腿肌肉疼痛、乏力,休息后症状缓解。
  • 静息痛:严重者在静息状态下仍感到疼痛,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
  • 下肢发凉、苍白:患肢温度下降,皮肤颜色变淡或发青。

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是指血栓或其他栓子阻塞动脉,引起下肢急性缺血,导致剧烈疼痛。动脉栓塞的发生率在60岁以上人群中较高,尤其是患有房颤的患者。

典型症状:

  • 突发性剧烈疼痛:下肢突然出现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 下肢苍白、冰冷:患肢皮肤颜色苍白,触摸感觉冰冷。
  • 无脉搏: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下肢静脉疾

病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下肢静脉系统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浅表静脉扩张、弯曲,伴有下肢沉重、酸痛等症状。全球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约为10%至30%,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

典型症状:

  • 下肢沉重、酸痛:尤其在久站或久坐后症状加重,抬高患肢后症状缓解。
  • 静脉扩张:浅表静脉明显扩张、曲张,呈蚯蚓状。
  • 夜间抽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常在夜间出现腿部抽筋现象。

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一种严重的静脉疾病,表现为下肢剧烈疼痛、肿胀和皮肤温度升高。全球范围内,DVT的年发病率约为每千人中1至2例;在美国,每年约有30万至60万例DVT或肺栓塞(PE)病例。DVT的风险因素包括长时间不活动(如长时间坐飞机或开车,因此也叫做“经济舱综合征)、患有肿瘤和其他严重疾病,手术后恢复期、创伤、肥胖、吸烟、使用避孕药或激素替代疗法、怀孕和某些遗传因素。

典型症状:

  • 下肢肿胀:单侧下肢明显肿胀,触摸感觉较硬。
  • 剧烈疼痛:下肢深部疼痛,活动时加重。
  • 皮肤发红、温度升高:患肢皮肤颜色变红,触摸感觉温热。

神经源性疼痛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由坐骨神经受压或炎症引起的疼痛,常沿着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放射至下肢。坐骨神经痛的终生发病率范围为13%至4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在普通人群中,年发病率估计在1%至5%之间 (BMJ)。坐骨神经痛的发病率在中年人群中达到高峰,特别是40岁至60岁之间的成年人。男女之间的发病率也有所不同,通常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1. 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根,导致疼痛和麻木。
  2. 脊柱狭窄:脊柱管变窄,压迫坐骨神经根,通常由于骨刺或椎间盘退化引起。
  3. 坐骨神经受损:创伤、手术或注射等导致的神经损伤。
  4. 骨质增生:骨刺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疼痛。
  5. 坐骨神经炎:神经炎症,由病毒感染或代谢紊乱等引起。
  6. 肌肉痉挛: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痉挛压迫神经。
  7. 肿瘤或感染:肿瘤或感染压迫或损害坐骨神经,较为罕见。

典型症状

  • 放射性疼痛:疼痛沿坐骨神经路径放射,从腰部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及足部。
  • 刺痛或麻木感:患肢感觉异常,如针刺样疼痛或麻木感。
  • 腰部活动受限:腰部活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弯腰、转身时明显。

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 Neuropathy)是指周围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导致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可能引起下肢疼痛。

典型症状:

  • 对称性疼痛:通常为双侧下肢对称性疼痛,伴有刺痛、烧灼感。
  • 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下肢麻木、刺痛,甚至失去触觉。
  • 肌力减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现象。

 

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

  1. 糖尿病。糖尿病是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DPN的患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50%,大约25%至30%的DPN患者会经历下肢疼痛。
  2.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1、B6和B12的缺乏会导致神经损伤,表现为手脚的麻木、刺痛和疼痛。
  3.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下肢的疼痛和无力。
  4. 感染和疾病:一些感染和疾病,如莱姆病、艾滋病和带状疱疹,会引起神经炎症,导致下肢疼痛。
  5. 中毒:接触重金属(如铅、汞、砷)或某些化疗药物会导致神经损伤,引起下肢的疼痛和麻木 。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化引起的慢性疼痛,常见于膝关节和髋关节,导致下肢疼痛和活动受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2019年全球约有5.28亿人患有骨关节炎,膝关节是最常受影响的部位。

典型症状:

  • 关节疼痛:常见于膝关节和髋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
  • 关节僵硬:特别是晨起或长时间不动后,关节僵硬感明显。
  • 关节变形:晚期患者关节可能出现畸形,影响正常活动。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由于肌肉和筋膜的触发点引起的慢性疼痛,常见于腿部肌肉。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办公室工作人员和体力劳动者中较为常见。

典型症状:

  • 局部疼痛:患处肌肉和筋膜有触发点,按压时疼痛加剧。
  • 放射性疼痛:疼痛可能沿着肌肉的分布区域放射,但不像神经性疼痛那样远距离放射。
  • 肌肉僵硬:患处肌肉紧张、僵硬,活动时疼痛明显。

心因性因素

心因性因素,即心理和情绪问题,也可能导致下肢疼痛。尽管心因性下肢疼痛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其影响却不可忽视。根据研究,心理应激和情绪障碍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例如,一项对慢性下肢疼痛患者的研究发现,约50%的患者存在显著的心理应激和情绪障碍。

疼痛的产生机制

  1. 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可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如皮质醇)水平升高,进而影响疼痛感受。
  2. 自主神经系统:焦虑和抑郁可能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引发肌肉紧张和血管收缩,导致下肢不适。
  3. 中枢神经系统:情绪障碍可改变大脑对疼痛信号的处理方式,使患者对疼痛更加敏感。

心因性下肢疼痛的症状:较为多样,且通常缺乏明确的生理基础,典型症状包括:

  • 下肢非特异性疼痛:无明显解剖学或生理学异常的疼痛。
  • 疼痛部位和性质不固定:疼痛可能在不同部位出现,且性质多变(如刺痛、钝痛等)。
  • 疼痛与情绪波动相关:患者在情绪紧张、焦虑或抑郁时,疼痛症状可能加重。

结论

下肢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动脉疾病、静脉疾病、神经源性疼痛、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还有心因性因素。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医生可以准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理解和识别这些不同的病因,对于下肢疼痛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专家医生

朱筱吟医生是血管外科和静脉病专科的资深专家,拥有12年的下肢静脉疾病诊疗经验。她是全球CHIVA国际教育认证专家组成员,曾在美国Englewood静脉病中心和意大利Cremona CHIVA手术中心担任访问学者。朱医生擅长静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静脉曲张的早期管理、基于血流动力学的保留静脉的门诊手术(CHIVA)、毛细血管扩张(蜘蛛静脉)硬化剂治疗、静脉血栓的门诊管理以及静脉性溃疡的治疗与管理。

出诊地点

在2025年5月至7月期间,朱筱吟医生在上海和南京的多个医疗机构出诊。她的出诊地点包括上海百汇瑞鹰门诊部(黄浦区南京西路389号明天广场裙房4楼南侧瑞鹰门诊部)、上海美华丁香门诊部、上海和睦家医院、杭州美华妇儿医院以及南京顾泽医疗(百家湖)。

出诊时间

每周二、周五的上午9点到下午5点在百汇瑞鹰门诊部(可百度搜索百汇官网 或者相关公众号等即可),建议大家提前预约,因为朱医生的号真的很抢手!

CHIVA手术是一种基于血流动力学的保留静脉的门诊手术,适用于静脉曲张的治疗。与传统的剥脱手术相比,CHIVA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更好地保留静脉功能。朱医生在CHIVA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是该领域的专家之一。此外,她还擅长毛细血管扩张(蜘蛛静脉)的硬化剂治疗,这种治疗方式通过注射硬化剂使病变血管闭合,达到治疗效果。对于静脉血栓的门诊管理,朱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在静脉性溃疡的治疗与管理方面,她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建议和护理指导。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静脉疾病方面的问题,可以预约朱筱吟医生的门诊或手术。在就诊前,建议您了解相关的门诊/手术须知,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您也可以关注医疗服务费用和商业保险的相关信息,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

查看更多: 资讯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