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好像是说了,如今中国的本土时尚品牌都太不懂年轻人了。
我!收!回!这!句!话!因为我发现我写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牌子:MO&Co.
(MO&Co.第一家巴黎老佛爷pop-up store)
好巧,今天还收到亲爱的follower SARAH留言给我们说,想看Mo&Co.的故事,下面是咱们的对话:
前几年我逛这家店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欧洲小众潮牌,却搜不到太多关于这个品牌的资料;后来听一个做服装生意的朋友讲起,MO&Co.其实是个国内品牌。
今年年初,我在深圳闲逛,发现深圳shopping mall里都是本土的时尚品牌,大概因为广东本来就是服装生产大省。但是……实在是……你懂的……不好看……到最后,拐进MO&Co.,又是眼前一亮,太空元素实在棒翻!
(这个就是太空元素~)
好看的中国商业女装品牌真的是不多。我们来定义一下商业女装品牌:1、网红的运营手法还谈不上是一个系统的品牌;2、定价太高端,或者没有热衷于开太多店,或者设计受众面比较狭窄的,都叫做设计师品牌,不能称作商业品牌。
为什么MO&Co.的设计可以做得这么好看?我带着这个疑问,来探究了一下这个品牌。一~起~来~看~
创始人是谁?
注意注意!头两个问题的答案,基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MO&Co.的设计做得好。
MO&Co.的创始人Jenny Kim就出身在一个做「美」的生意的家庭——家里是做化妆品生意的。所以Jenny从天津轻工业学院的工业艺术系毕业三年之后,1997年,创办的第一家公司叫做娇联化妆品公司。
(这位就是Jenny Kim)
7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Jenny创办了MO&Co.Jenny自己是这么跟“Fashion采访手记”形容自己创办MO&Co.的缘由,“12年前,我喜欢摇滚乐,喜欢中性帅气的衣服,性格比较叛逆,就是觉得怎么国内都买不到自己喜欢的衣服,于是就一头扎进了时尚产业,开始做MO&Co.”
2004年3月8号,一家叫做EPO的服装公司在广州白云区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里宣布成立了。2004年9月15号,也就是半年之后,MO&Co.在宁波银泰开出了第一家店。
创始人对品牌的重要作用?
基本上,你可以看到,Jenny就是MO&Co.的灵魂人物。大概是从小浸润在美的产业里,又有家底从小接触最美的东西,学习能力又强,Jenny自己就是个品味极佳的人。
而MO&Co.的风格,就是当年这位女摇滚青年Jenny的风格:帅气、摇滚、男女孩……品牌DNA的核心词被定义为:Boy-gal Style、Rock Chic、Cool and Fun。核心消费者被瞄准为20-35岁的时髦、有个性的年轻都会女性。
这个设计上率真、酷趣的品牌很快就得到了年轻人的热烈回应,某种程度上,也是Jenny收获了一大群跟自己有相似品味、相同爱好的独立酷范儿青年。
在经营上,Jenny最看重的就是产品的研发,通俗一点讲,就是整天研究设计出来的衣服好看不好看。记得吗?我们在上周推的百丽公司的调研结果里头说过,一个时尚品牌,即便渠道和营销做得再好,产品一难看,都是白搭。
Jenny甚至觉得自己谈不上是一个称职的CEO,因为她“几乎不看报表”。刚开公司的时候,是因为一直亏钱,她没有勇气看报表,干脆不看;后来公司开始盈利了,她也几乎不看,要看只关注两个数字:销售增长和门店同比增长。“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大部分时间都跟设计师们泡在一起琢磨产品,与其说我是CEO,不如说,我是CPO(首席产品官)。”
(7月21号的show)
Jenny找了一群跟她一块儿成长的年轻设计师,用她的话说,就是“有个性、有活力、有热情”。这群和她共同有着创业热情的小伙伴们,把MO&Co.当做自己家孩子看待,在设计上从来精益求精,考究到不行。从来也没见人愿意自家孩子出丑的吧?
除了产品,其他方面做得怎么样?比方说营销?
先说营销:那些“光说不练假把戏”、正在犹豫要不要“即看即买”的奢侈品牌们,哪里有我们的本土品牌灵活。MO&Co.母公司EPO推出的童装品牌little MO&Co.在刚刚过去的7月21号,就在天猫的旗舰店上开通了“即看即买”服务,也就说,秀场上的款还在走,你立马就能在天猫上下单同款了。
当然了,对一个新品牌来说,以及对一个不依赖买手、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商业品牌来说,“即看即买”不是什么难事,但这么紧跟服装行业的整体潮流趋势,正好说明这家公司很懂得怎么跟年轻人沟通。
尤其是,当MO&Co.的母公司EPO逐渐壮大,有了越来越多品牌的时候,有一群忠心耿耿的fans,特别重要。
在MO&Co.之后,当Jenny年纪大一点之后,喜欢简单舒服但面料更考究的衣服,就又创立了MO&Co.的姐妹品牌Edition 10。最近推出童装品牌little MO&Co.也是因为有了女儿,买不到给女儿的好看衣服,想要自己创立个童装品牌;还有新创的叫做REC的彩妆品牌,也是源于Jenny一直以来想要借由家族20多年的化妆品牌,打造一个独特的彩妆品牌。
(little MO&Co.)
推这么多品牌的底气就在于,MO&Co.已经有了自己的所谓[MO范圈],这个圈子作为MO&Co.的拥趸会自发帮助MO&Co.和母公司EPO的其他品牌扩散影响力。
(MO&Co.会召集自己的fans时不时来个聚会)
渠道拓展呢?
我们再来说说渠道,目前MO&Co.还是以一线城市的主流百货和shopping mall为主,到2016年年底,MO&Co.在大中华区拥有600家门店以及线上电商,今年下半年要重点拓展香港市场。不仅如此,在巴黎、伦敦等一些欧洲城市,MO&Co.也有了6间直营店和36个批发业务的客户。
MO&Co.的计划是到2020年底,大中华区的店铺数量可以达到1000家,还有28家欧洲的直营店,300个批发业务的客户。
(MO&Co的巴黎店~)
既然是年轻人爱的品牌,电商当然也是重中之重。MO&Co.和Edition10 2018年的电商销售额超过2亿元,截止到今年6月,销售同比去年增长超过100%。
MO&Co.母公司EPO的董事长蔡汝青是这么理解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任何妄议互联网,拆实体店东墙、补电商西墙,不顾实体店单产的品牌商都是耍流氓,最终得不偿失。”电商的出现,是打破了销售的地域界限,对品牌和消费者来说都得益,但是线下实体店经营还是非常重要,要跟消费者保持良性互动,线上线下必须互补和互推。
(秋季开始童装进入MO&Co.精选店铺售卖)
卖得到底有多好?
MO&Co.自己做得好,当然还得有环境推把力。奢侈品牌和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发展都遇到阻力,在MO&Co.看来,就是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厌倦了盲目追求贵价奢侈品和毫无个性的快时尚,位于中间水平的”买得起的有品质、有个性良心产品”将成为未来时尚消费的主流。
内外合力,让MO&Co.的业绩连续十二年保持双位数增长,2016年1-6月份MO&Co.与Edition10的销售增长达到40%, 同比增长15%,利润增长54%。
难得看到一个设计好看的中国女装商业品牌,我还真挺希望MO&Co.继续像Jenny说的那样“不会为了规模做不擅长的事情,更不会为了名声与数字盲目扩张。专注产品与设计、注重原创精神”。
此外,跟MO&Co.同样酷而有趣的童装品牌little MO&Co., 同样传达酷我、随性的彩妆品牌REC,以及风格更加简单的Edition 10都在告诉我们,MO&Co.的母公司EPO正在建立一个时髦生活方式的大阵地。little MO&Co.希望在2020年的时候,拥有600家门店,销售额达到15亿元;而REC的目标,则是2020年底的时候实现20亿元的销售额目标。
作者介绍:
你还能在以下这些地方找到“Fashion采访手记”:
新浪意见领袖专栏
搜狐网/客户端
网易客户端
腾讯网/客户端
今日头条
界面新闻
知乎专栏